研究发现端粒DNA G三联体多种结构与折叠路径
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除了经典双螺旋结构外,在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调控序列以及端粒中还广泛存在一种G四联体结构。G四联体结构在调控基因表达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等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单分子荧光技术是观察与测量生物大分子构象变化的重要手段,非常适合观察G四联体结构的折叠过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软物质物理重点实验室从2002年开始逐步建立起包括单分子荧光、磁镊以及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单分子
抗CD47单抗Hu5F9-G4一期结果积极
今日,药明康德合作伙伴Forty Seven公司宣布,其在研抗CD47单克隆抗体Hu5F9-G4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的免疫组合疗法,在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L)的1期试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积极结果。本次报道的Hu5F9-G4首次在人体中临床试验的结果,发表在今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DLBCL和FL皆为常见的非霍奇金
细胞周期的G1期和G2期是非常类似的
2018年8月26日/生物谷BIOON/---我们体内的细胞通过一个四阶段过程进行增殖:在G1期间,细胞首先增加它们的质量并为DNA复制作好准备;在S期间,它们复制DNA;接下来,在G2期间,它们检查重复DNA的保真度并组装细胞分裂所需的材料;最终,在有丝分裂期间,它们对复制的染色体进行排列并进行分裂。从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是受到严格调节的,需要组装和分解各种蛋白复合物来执行许多不同的功能,包
两篇Protein & Cell报道我国科学家进一步优化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
2018年8月2日/生物谷BIOON/---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在小鼠和大鼠品系中开发出一种被称作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enine base editor, ABE)的碱基编辑系统,并对这种系统加以改进,这将对人类遗传疾病和基因疗法带来重大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开放存取的Protein & 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分别为“IncreasinG
《自然-通讯》:G蛋白调控稻米品质和产量的全新分子机制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高产水稻品种的品质往往相对较差,而优质水稻的产量相对较低。如何解决“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矛盾一直是水稻育种面临的难题。近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组在水稻优质和高产性状协同改良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从长粒型美国粳稻品种L204中成功分离并克隆了一个控制稻米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的重要基因LGY3,该基因编码一个MIK
Ritter制药RP-G28增加肠道微生物群 治疗乳糖不耐受
3月12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进行胃肠道疾病创新疗法开发的美国制药公司Ritter公布称,其主要在研药物RP-G28在377例乳糖不耐受患者的2b期研究中,达到了促进肠道微生物群有益适应的作用。该药物同时也是公司的重点开发项目,希望其成为FDA批准的首个乳糖不耐受治疗方案。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副教授Andrea Azcarate-Peril博士在一份报告中表示:RP-G28可以修饰28种
G1 Therapeutics公布"全球新"Trilaciclib脊髓系统临床获益
3月5日,专注癌症治疗的生物公司G1 Therapeutics公布了其药物trilaciclib用于接受一线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积极2a期试验顶线数据。Trilaciclib是一款全球首创的短效CDK4/6抑制剂,用于化疗过程中造血干细胞和免疫系统功能的保护(髓系获益)。公司首席医学官及高级副总裁Raj Malik博士表示:“这项试验的数据显示出明确的证据,表明trilaciclib有效保护了
ICT19G1:谈一谈斯丹赛的这款CAR-T
2017年12月以来,国内多家公司相继提交CAR-T产品临床试验申请,3月1日,CDE更新一条受理消息,上海斯丹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AR-T产品ICT19G1临床试验申请获得CFDA承办受理,受理号CXSL1800020,这应该是国内第10家。笔者在这里分享一些关于斯丹赛CAR-T产品开发的主要进展。一. 斯丹赛:从"高大上"到"接地气"斯丹赛创始团队具有很强的学术背景,这个公司成立早
多篇文章解读近年来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研究进展
GPCR,即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其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围绕GPCR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对近期GPCR领域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ure:胰高血糖素受体晶体结构揭示B型GPCR信号转导机制doi:10.1038/nature25153近日
Protein & Cell:解读!中国科学家发布首个肺部干细胞移植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2018年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中国上海同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人类肺脏再生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突破,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rotein & Cell上,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在临床试验中利用自体肺部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再生了患者的损伤肺部组织。图片来源:www.oncoloGy-central.co